大马最新民调:对华好感度飙升, 对马来西亚留学有这些好处?
作者:齐天五胜 时间:2024-12-23

  根据马来西亚默迪卡民调中心最新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大马民众对中国的整体好感显著上升,马中关系也获得更加积极的评价。

  近八成受访者对中国看法正面

  此次民调的调查期间为2024年5月17日至6月10日。民调通过随机抽样进行,共涉及1225名18岁及以上的大马成年人,涵盖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穆斯林土著和非穆斯林土著等多个族群。

  调查显示,77%的受访者对中国持正面看法,84%的受访者认为两国关系发展良好,近八成受访者(77%)认为马中关系正朝着正确方向发展。82%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到访过中国,而有54%的受访者对中国的免签政策持正面看法。这些数据较2022年均有显著提高。通过以上民调不难看出,在马来西亚中国和中国人都越来越受欢迎了,今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友好关系也为有意留学马来西亚的中国留学生带来了更多机遇。

  在马中国留学人数创新高

  中国驻马大使欧阳玉靖16日表示,根据大马高教部数据,截至今年6月,中国在马留学生人数从2018年的3800多人,增至如今的47000人。

  他表示,这一数据充分彰显了中马两国教育合作的成效,也说明大马的高等教育对中国留学生具有巨大吸引力。他说:“未来,中马双方将在教学、科研、互换留学生及进修人员等方面开展更多务实合作,为大马华文教育和青年学生的未来提供更多发展平台,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马来西亚文化包容性更强

  马来西亚留学越来越受到中国留学生的青睐,除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低廉的费用、便捷签证政策等优势外,马来西亚的文化包容性也是吸引留学生的重要因素。相较于其他老牌留学国家,马来西亚对待外国留学生更加开放和友好。其强大的文化包容性主要体现在:

  1.多元文化背景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全国人口中马来人占70%,华人占22.7%,印度人占6.6%,其他种族占0.7%。这种多元的人口结构导致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使得马来西亚社会充满了活力和创新。

  2.教育体系的包容性

  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体系先进,包括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提供多样化的学科专业。这些教育机构不仅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视野。马来西亚的教育体系深受英国影响,许多高校与英、美、澳等国的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提供双联课程或学分转移课程。这种教育合作模式为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术选择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3.语言环境的包容性

  虽然马来语是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但英语也被广泛使用。在马来西亚的大学中,大部分课程都采用英语教学,这为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同时,由于华人在马来西亚占有一定比例,许多华人也会说闽南语和粤语,这为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便利和亲切感。

  4.社会氛围的包容性

  马来西亚社会治安良好,犯罪率较低。政府高度重视留学生的安全问题,提供了完善的保障措施。此外,马来西亚人民热情友好,对外国留学生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这种友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留学生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体验不同的文化氛围,结交新朋友,并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招生简章
...
项目介绍本项目学生将在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进行雅思语言强化学习以及国外合作院校···查看详情
项目介绍About the program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海外艺术名校直通车”项目是由研究···查看详情
3+2国际本硕连读ACCA项目以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优质师资与教学资源为依托,引入英国···查看详情
学院概况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tong University)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首批···查看详情
一、学院简介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是由西安交通大学与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教育···查看详情
西安交通大学简介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Tong University)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查看详情
西安交通大学(Xi‘an Jiaotong University)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1896年创建于上···查看详情
南威尔士大学简介:英国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outh Wales),是一所位于英···查看详情
在新西兰这个仅有450万人口的岛国,却坐拥8所世界级排名的大学。在最新发布的2016-201···查看详情
英澳新名校直升班★免去海外大学一年预科,直升英澳新名校★任教老师经国外大学面试审···查看详情
Copyright © 2018-2025 西安交大苏州研究院国际本科精英计划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9185号-64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号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无意间侵犯您的版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24小时内删除并诚恳的向您道歉。我们尊重您的版权,但拒绝恶意碰瓷式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