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请学校的过程中,学生的背景差异会极大地影响结果。许多人以为国内的学生只需区分为985、211、双非等类别,但实际情况远不止如此。不同院校背景的学生在申请中面临的难度是不同的。举个例子,来自某些985或211下属的三本学校的学生,往往比双非一本的学生申请得更好。这是因为这些三本学生能借助母校的名声,尤其是在申请冷门专业时,国外的学校通常难以区分。此外,这些学校的打分标准较为宽松,也使得申请变得更有优势。事实上,我这边经常看到一些三本学生成功申请到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社会科学或教育类专业。
除了国内学生的分类,中外合作院校的学生在申请中也表现出显著的优势。许多中外合作大学的学生,申请名校的成功率往往超过国内一些中等985或顶尖211的学生。以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宁波诺丁汉大学(宁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港中深)、以及北京师范-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为例,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在申请英国名校时,常常具备很强的竞争力。甚至有时,非顶级的985院校在申请中还比不过这些中外合作院校。
接下来,我们具体谈一下两所对中外合作院校学生较为友好的英国大学。
1.UCL
UCL无疑是对中外合作院校学生最为友好的英国大学之一。它在对待不同背景学生时,确实有区别对待。比如,国内双非院校的学生,申请UCL的2.1类专业时,分数要求已经提高到90分。而即便是一些211学校的学生,也难免面临这一高门槛。但中外合作院校的学生则不同,以西浦和宁诺为例,只需要达到60分以上的成绩要求,即可获得offer。而且这些学校的学生大多有出国深造的规划,校友资源丰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后续学生的申请也更加顺利。此外,这些中外合作院校的打分标准相对宽松,2.1和一等学位的比例明显高于英国本土院校。
因此,每年UCL都从西浦、宁诺等中外合作院校大量招收学生。例如,西浦每年有600多名学生申请到UCL,而其中许多学生即便获得offer也未必会最终入学。同样,UIC的学生也享受类似的优待,尽管其评分标准相对较为严格,GPA达到3.0以上就可以申请到不错的学校。
2.华威
华威大学对中外合作院校的学生同样十分友好。以UIC为例,GPA达到3.0的学生基本上就能申请到华威,而如果GPA能达到3.3,offer几乎是手到擒来。如果学生的GPA达到3.5以上,可能目标就不仅限于华威,而是冲击UCL或更顶尖的学校。西浦和宁诺的学生在申请华威时也相对容易,尤其是WMG学院,几乎成了这些学校学生的“后花园”。不过,如果成绩低于60分,申请难度则会大大增加,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专业中,分数线的确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对于国内的985和211学生来说,申请华威的竞争也不小。即使是顶尖的C9联盟学校,如果成绩低于75分,也很难获得青睐。成绩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尤其是现在中国学生普遍追求QS前百的学校。在这种背景下,保持优秀的学术成绩和提早准备雅思才是成功的关键。
小贴士
英国大学的招生偏好因校而异。例如,布里斯托大学的主要生源往往来自国内财经类院校,而爱丁堡大学则更看重各院校中成绩排名前10%的学生。这种细分使得英国学校的申请变得更加复杂和个性化。尽管英国的名校数量有限,且能够进入QS前百的学校从17所减少到了15所,但不同学校的招生策略和信息差仍为申请者带来机会。因此,深入研究学校的偏好和招生政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